机器人卡战背后:迪迪的资本焦虑和技术差距
浏览:28 时间:2025-4-20

在这场不算短的竞赛中,谁拥有更成熟的技术和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谁就能在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不仅仅是营销和市场份额。

李薇有点经济|作者

严锐|编辑

迪迪似乎有点“不正常”。

2020年,硅谷的第一个概念——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登陆时代。百度、文远之星、滴滴、高德.这些公司聚集在一起,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推出了自己的登陆计划。

其中,滴滴尤为“激进”,在大面积推广其无人驾驶网络汽车项目,甚至给公众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已经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尽管滴滴在2016年开始组建一个自动驾驶R&D团队,并在2017年在海外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没有任何声音传出。

直到去年8月,滴滴将其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并高调亮相。后来,获得执照,获得投资,在无人驾驶网络中驾驶汽车在上海现场直播,并招募种子用户.一系列的行动都加速了。

但是迪迪真的准备好了吗?直播中有很多问题和错误,可能不是答案,但它们隐藏了一些真相。

01

“不能慢”下降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消息不断传来。之前一直忙于研发的公司开始成群结队地向外界展示成果:

6月27日,在央视主持人段子寿和朱广权的现场直播下,滴滴出行首次向公众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

6月23日早些时候,与高德地图合作的文远智星宣布,广州用户可以称文远智星为机器人大西;只需点击一下高德地图;4月28日,高德和自动驾驶公司汽车X在上海参加了机器人体验活动;4月19日,百度阿波罗在长沙开通了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几乎所有的机器人公司都出现了,包括互联网巨头、科技创业新贵,以及一直表示希望成为机器人的在线汽车相关平台。

Robotaxi是一种出租车服务,它使用自动驾驶技术来代替人工驾驶。这是一个技术第一、刻不容缓的行业,“技术”和“汽车”是其关键要素。

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公司,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a的支持下,终于在2018年12月推出了自动驾驶载人服务Waymo One,并在凤凰城推出。

在国内,首先也有技术的积累。例如,百度阿波罗的机器人系统得到了百度2013年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支持。本项目的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和控制四个模块。

另一家公司,文远,基本上遵循同样的轨迹。作为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它在三年前正式开始运营,并成为自主驾驶领域另一所学校的代表。

2019年11月底,文远智星推出了机器人技术全面开放运营服务。在运营的第一个月,由40辆车组成的车队完成了8 396份旅行订单,服务了4 683名用户,事故率为零。今年5月,文远智星宣称其无人驾驶车队超过100辆。

文远智星在探索自身运营的同时,也在与其他公司合作。例如,今年6月,它与高德的合作登陆。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来到桌面,机器人时代正式开始了。正如安信证券所言,“太空堡垒已经成为可以在中国燎原的星星之火,2020年将是大规模运营的第一年。”

据报道,在众多玩家中,瓦伊莫和百度属于第一梯队,而滴滴、马骁智星、文远和欧特克则属于第二梯队。当然,在这些企业中,有一个特别突出,那就是滴滴。

与文远智星和百度相比,滴滴在2016年进入这个行业似乎还不算太晚。但与它们从技术积累到商业着陆的相对稳定的曲线相比,它的表现相当迅速。

去年8月,滴滴突然将很久没有听到自己声音的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一家独立公司——沃亚科技;本月底,滴滴自动驾驶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首次亮相,该大会已正式对外公布。

接着,去年9月,滴滴获得了上海颁发的第一批载人教师申请执照;去年10月,滴滴宣布将在2019年底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当然,直到今年6月,滴滴才正式开始在上海运营机器人工厂。

一年之内,独立、亮相、融资、登陆、叱咤风云的网络汽车领域一路下滑,到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它似乎仍在延续自己的互联网节奏。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让它如此焦虑?

02

牌位战和技术差距

不计其数的钱被烧光了,连续六年不成功的利润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的估值上限,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过资本市场的门槛。看到估值逐渐下降,滴滴的上市一直是程维和刘清最大的担忧。

在将自动驾驶部门从滴滴母胎中分离出来后,滴滴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利润。至于已经成为一家独立公司的滴滴自动驾驶,它似乎已经被推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上,不必继续努力生存。

“今年对于Robotaxi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其大规模运营的第一年,也是其上市的第一年。”正如安信证券(Essence Securities)所说,在这种可能由互联网巨头、初创科技公司、汽车公司和在线汽车平台组成的竞争形势下,信用卡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一年的步伐很大,有点“不耐烦”。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还告诉一位财经人士,滴滴急于推出自己的机器人系统意味着强行占领市场,而且充满了营销味道。作为进入者之一,滴滴必须赢得这一刻,因为它对自身的突破性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一方面,它不能拖累滴滴,另一方面,它也能显示出投资者和公众的诱惑。滴滴无人驾驶网络将成为下一个超级独角兽。”

这样,迪迪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来说,滴滴真的有成熟的技术和大规模商业化的能力吗?这是个问题。

在这个注重技术积累的行业,滴滴的基础并不稳固。虽然自主驾驶的研发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但其技术储备相对薄弱。“在过去的几年里,滴滴在自动驾驶方面没有制造太多噪音。实际上,自主驾驶团队刚刚成立,前几个月还在招募大量人员,还需要继续进行技术储备,”何新证券的顾增表示。

据了解,滴滴目前仍在招聘大量自主驾驶人才,包括R&D自主驾驶系统工程师、智能自主驾驶工程师、自主驾驶内外部工程师等。

它的技术缺陷在最近的直播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第一次自动驾驶体验未能成功启动,耗时约5分钟;行驶过程中,当向相反方向左转时,没有减速避让和超车;当三轮车在路上占用路面时,车辆停滞了很长时间,通过远程协助解决了问题.

当储备不足时,滴滴需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旅游领域与之竞争的高德,已经分别在4月和6月与欧特克和文远智星达成合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

例如,4月27日,高德打车宣布他可以使用AutoX无人驾驶汽车,并在上海联合发起了体验招聘活动。用户

您可以通过高德出租车平台呼叫无人驾驶车辆,在上海市政府指定的允许自动驾驶范围内体验车辆。

与股票用户市场上的在线汽车相比,机器人大赛显然有更大的想象力,是一个更好的故事,对滴滴更有吸引力。

今年5月底,滴滴自动驾驶从软银获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也需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付出巨大努力。想在驱动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7月1日之后,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的价格将上涨1000美元。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然而,马斯克特斯拉故事的核心仍然是它的技术能力。“随着监管机构的逐步批准,该软件将越来越接近全自动驾驶能力,其价格将继续上涨。到那时,金融稳定司的价值可能超过10万美元。”马斯克曾经说过。

目前,我们无法说出技术故事的点滴,所以我们显然需要面对现实。“不要把宣传当回事”,证券投资公司的顾曾经对其一系列行为发表过评论。

03

机器人技术商业化有多远

对机器人来说,现在是一个完美的时机。

一方面,受“新基础设施”、5G等因素影响,今年是自主驾驶的爆发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对新基础设施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指出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纳入“新基础设施”范畴。

与这些行业相关的自动驾驶显然将从中受益。“自动驾驶仪很幸运,它位于5G、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交汇点。未来,预计它将利用“新基础设施”的东风,进一步加快商业化进程。”研究报告分析了长城证券。

另一方面,自从疫情爆发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旅行的方式。在这种思维中,自主驾驶显然也是受益者之一。法国总统马克龙(Macron月表示,在COVID-19肺炎疫情爆发后,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代,正如100电动汽车委员会在《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现状、挑战及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书”)中所说,“目前,领先企业的示范运营以商业化为主要目的”来验证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

据车白智库(截至4月份),百度,文远智星,欧特克等。处于机器人技术商业化的前沿,百度甚至已经向公众开放;滴滴进入较晚,仍处于种子用户招募阶段。

在企业推动的机器人化商业化中,消费者的需求同样重要。

《建议》年的一个数据值得思考:根据大陆集团的研究,2018年79%的中国消费者愿意接受自动驾驶,而2013年这个数字是89%。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一位用户说出了真正的意思:“反正我也不敢坐出租车。涉及人民生活的车辆和物品最好由我来控制。”

人们不安全感的根源在于现有机器人技术的不足和无法着陆。以滴滴的直播为例,据业内人士称,其激光雷达使用64线速达因,既麻烦又昂贵;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路线很简单,行人和车辆较少,全程速度为30公里/小时,而且大多数人都向右转。

对于自主驾驶企业来说,技术根植于数据,数据不可能一夜之间积累起来。即使以数据的下降为荣,也有许多缺点。

滴滴快的首席技术官魏在直播中提到了一组数据:滴滴快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1000亿公里数据的自动驾驶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车载设备Orange Vision覆盖了滴滴平台50%以上的订单。

其中,橙色视觉是车内外的监控设备,相当于行车记录仪或车内监控。能积累的主要是行车记录仪的摄像数据,而不能与车辆的行驶行为数据相联系,如速度、方向等。

作为一个网络汽车平台,滴灌车已经行驶了1000亿公里,但这些数据是否真的有1000亿公里可能会大大减少:有些没有存储;第二,行车记录仪数据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低,只是正向数据;第三,这些只是原始数据。如果你想使用它们,你需要手工标记它们,否则你不能使用它们。

显然,在大规模商业化和应用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迪迪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车里没有司机,所以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非常安全。——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很长时间。这不可能在三到五年内发生,也不可能在五到十年内发生。这很难说。”

在这场不算短的竞赛中,谁拥有更成熟的技术和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谁就能在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不仅仅是营销和市场份额。

04

结论

技术的发展从来不是线性的,而是会在一定时期内迅速上升。现在它正处于另一波技术革命中,其核心是人工智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企业因其天然的数据优势而活跃起来。

在自动驾驶领域,情况也是如此。经过百度、文远智星、滴滴等众多企业的探索,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

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所有的进步和创新都值得鼓励。不要对近期过于乐观,也不要对长期过于悲观,这肯定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诀窍。从技术层面开始,以一种脚踏实地的方式,带着长跑的心态去练习,这是这个行业的基础。